6月12日,美国国家利益网站刊登了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学者Kevin Klyman的文章,称两届政府对华严厉的“芯片制裁”使美国经济遭受了巨大损失。
以下为文章翻译,有删改。(除特殊声明外,文中半导体业主体均指中国大陆)
除了阻碍美国的经济增长外,微电子产品的短缺还导致价格上涨。
由于新冠疫情大流行导致的需求扭曲和半导体等关键原材料的供应链中断,美国通货膨胀率已达到40年来的最高水平。美国财政部长珍妮特耶勒德本周估计,“美国三分之一的通胀是新车和二手车,而且……这都是由于半导体短缺造成的。”
美国的外交政策使芯片短缺更加严重,从而助长了通货膨胀。
拜登政府已经制裁了二十多家中国主要芯片公司,选择延长和扩大特朗普的贸易战。这有助于减少中国大陆的半导体产量:2021年,中国在全球半导体市场的份额仅在本世纪第二次下降。但是,这种对华强硬立场的经济成本远大于其虚幻的地缘政治利益。
拜登总统的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布赖恩·迪斯 (Brian Deese) 在4月做出了惊人的承认:“最好的估计是,缺乏可用的半导体可能会在2021年使美国GDP下降整整一个百分点。”
由于美国和中国台湾地区控制着全球半导体供应链的咽喉要道,这意味着中国大陆的芯片产业对美国构成的国家安全风险很小。拜登政府应该扭转美国对中国芯片的攻势,不仅是为了减缓通胀,而且是为了缓和美国与中国日益恶化的经济战争。
半导体是各种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信用卡到洲际弹道导弹。由于需求大涨、新冠疫情导致的工厂和港口关闭,供应链出现了破裂。因此,美国公司的芯片供应库存只有5天,低于大流行前的40天。
半导体短缺一直是美国通胀的核心驱动因素之一。根据圣路易斯联储对200多个美国制造业的分析,依赖芯片的行业价格比其他制造业高6个百分点。芯片短缺还导致汽车制造商在2021年损失了700万辆汽车的产量,使美国新车价格上涨8%,二手车价格上涨40%。
与此同时,美国对中国芯片制造商的限制对国内芯片短缺做出了“重大贡献”。
拜登加强了特朗普总统对中国生产商的限制,将美国进口的中国芯片减少了一半,同时禁止许多中国公司使用美国设备,并阻止与美国实体签约的公司与中国公司合作。中国芯片产量的减少直接导致其他芯片制造商过度利用其工厂以最大限度地提高产量,忽视了对设备进行维护的需要,并增加了进一步供应中断的风险。
图: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
而拜登的好战政策只会升级。如果中芯国际违反对俄罗斯的制裁,商务部长吉娜·雷蒙多威胁称,要通过“阻止他们使用我们的设备和我们的软件”来“关闭中芯国际”。这种威胁距离提出全面经济战仅几步之遥!
其结果是,对中国半导体公司的敌意引发了各行各业的恐慌,导致很多公司通过加倍下单来增加库存,从而加深了芯片短缺。全球最大的半导体生产商台积电(TSMC)的CEO魏哲家表示,“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和疫情导致跨国公司争相囤积芯片。在中国,担心被列入黑名单的公司经常囤积美国芯片和芯片制造设备,以应对未来的制裁。
然而,即使没有美国的制裁,中国也远无法主导全球半导体市场。美国公司设计了四分之三的半导体并控制了必要的软件,台积电生产90%以上的先进半导体,荷兰ASML几乎垄断了所有的先进光刻机。而中国大陆芯片工艺目前比台积电和三星制造的尖端芯片落后两代。
图:台积电美国晶圆厂
而拜登政府忽略了这一证据,坚称需要立法通过500亿美元补贴来帮助美国半导体公司击败中国,所有迹象都表明该立法即将落空。
英特尔、高通、德州仪器和其他公司在过去十年中,花费了他们利润的70%用于股票回购。而美国半导体公司可能会利用另一个漏洞浪费补贴——将昂贵的设备运送到美国境外,以证明花费补贴来重建相同的晶圆厂是合理的。
另外,美国半导体工厂的审批过程非常缓慢,即便这500亿美元立即投入也无助于缓解当前的短缺,因为新工厂开始生产芯片还至少需要三年时间。
更有效的方法是通过解除对中国芯片制造商的一些制裁来降低通货膨胀,即放松对制造能力过剩的中国企业的限制。
降低贸易战的温度也会带来地缘政治利益,取消一些半导体制裁可以降低中国采取严厉反制措施的可能性。例如一旦中国利用其全球85%的精炼稀土矿作为对抗美国的筹码,华盛顿将很难找到锂离子电池关键成分的替代供应商。
政策制定者需要习惯中国现在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这一事实——美国损害中国企业的努力也会损害美国。对中国芯片制造商采取不那么对抗性的做法将降低通货膨胀并阻止中美之间经济战的螺旋式升级。如果拜登在说通货膨胀是“当今家庭面临的头号挑战”和他的“国内首要任务”时是认真的,那么他的政府应该停止让通货膨胀变得更糟。